一、西平大铜器历史沿革
“西平大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平1000多平方公里的县境以及与之接壤的遂平县、舞钢市、郾城县及漯河市等。
“西平大铜器”是中华民族民间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打击乐,其主要用于闹年、拜年、贺寿、镇宅、祭祀、祈福,以及为民间舞蹈表演时的伴奏等。主要乐器有大铙、大镲(又称钹)、大鼓。大铜器音色铿锵,粗犷豪放,演奏时多配以造型舞蹈,传统技巧及绝活等。
“西平大铜器”传承久远、流传广泛,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属隋唐燕乐遗音。《隋书·音乐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通典一四四乐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均有记载:“铙钹其围数寸,隐起如浮沤,大者谓之铙,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及隋炀帝所定九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康国、安国诸乐皆用有铜钹。”虽说三部专著成书年代和所记年代不同,而关于钹的记载与西平大铜器的相关记载完全一致。传统的灯节源于汉、兴于隋唐、盛于明清,这与西平大铜器的闹年习俗和功能也完全相附。明代戏曲理论家王冀德曾说:“古之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
西平《清康熙志·风俗篇》记载:“天旱辄聚,乡人鸣金击鼓,辇致神像,附其人名曰捉马”(俗称擂马子)。西平《民国县志·风俗篇》记载,西平大铜器“古已有之”(但没有指出确切年代),对西平灯节盛况也有着详细记载:“各乡农人每值新年过后必集会,届元宵节日即结队提灯鸣锣击鼓,赴附近各村镇,任意玩耍……熙往攘来,鱼贯而进,遇有燃放花炮欢迎者,必就地盘旋,尽力献技,手舞足蹈各尽其妙……往往夜阑更深,皓月西斜,鼓乐欢呼之声仍然弗绝。”这种风俗沿袭至今。据已故民间老艺人陈崇德说:“唐朝初年,太宗即位,适逢新春佳节,便诏告天下,予以庆祝,于是各种灯班、铜乐会便纷纷建立。”此说与隋书、通典、旧唐书的记载大体吻合。另据西平杨庄乡、仪封镇、芦庙乡、高槐树村等大铜器传承谱系记载,“西平大铜器”有据可查的历史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西平大铜器”的发展及现状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起伏脉络相一致。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西平大铜器的繁荣期,抗战至四十年代末为时而活跃、时而低靡的徘徊期。五十年代为繁荣发展期,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因极左思想的影响,西平大铜器班队日渐减少,直至一度销声匿迹。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西平大铜器才逐步复苏。从1979年起,每年元宵节期间县文化部门组织铜乐班、民舞班进县城表演。1985年后,每年灯节西平县文化馆均举办民间音乐、舞蹈比赛,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大铜器班队日益兴盛活跃,鼎盛时期,80%的自然村都曾有大铜器表演队,约600多个(不包括周边市、县),每年春节期间进城班队多达一百个以上。特别是1991年以后,西平文化局在每年春节举办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观摩的基础上,挑选出技艺娴熟,有一定规模的大铜器班队,集中在县城东关广场进行专项比赛,使西平大铜器这一带有舞蹈元素的广场音乐表演形式,向着集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发展,并从广场走上了舞台。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有数万群众争相观看,同时,也把春节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自1997年后,“西平大铜器”发展相对滞后,现在能活动的不足鼎盛期的五分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经济已经逐步消亡,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大铜器的生存环境相对萎缩。其次,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足不出户打开电视即可欣赏到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精品,且欣赏水平空前提高,让相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受到冷落。其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我们旧的价值观、生活状态和谋生方式。其四,大多数民间艺术传承人已到了耄耋之年,中青年人大都外出打工,青黄不接的现象相当普遍。年迈的传承人识谱的很少,口传心授的方式也给大铜器的传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西平大铜器的艺术特征及功能
1、乐器特征与表演队伍配置
“西平大铜器”乐器组成,一般为大铙、大镲、大鼓、边鼓,此四种为必备乐器。大铙(直径40——60公分不等),大镲(直径35cm左右),均用响铜制作,呈圆片状,质地坚韧,色泽金黄,演奏者双手各执一面铙或镲击打发声。由于是响铜,故击打发出的声音既高亢响亮,又雄浑铿锵,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大鼓(直径一般为0.8——1.5米不等),击打时声韵浑厚震颤。根据大铜器班队经济基础的优劣,大铜器传承人的爱好及群众欣赏习惯不同,附属乐器配置也不尽相同。一般可有小鼓(一种类似京、豫剧所用堂鼓,直径40cm,高20cm不等)、大锣、二锣、芒锣、手镲(皆如京、豫剧所用)及吹奏乐器大喇叭等参与其中。边鼓即指挥乐器,类似戏剧边鼓,发音较戏剧边鼓低。同时,每队都配有铜器会、同乐会会旗一面,彩旗多面。
每个大铜器表演班队一般为15——60人不等,8对大铙、8对大镲、4面大鼓为基本配置,这样铙、镲、鼓强声乐器的集合,演奏起来,音韵铿锵、激越回荡,振奋情怀。一般的小型铜乐班队演奏起来,方圆几里远都能听得到。如果是上百人,抑或数百人的大型团队一起演奏,那威武雄壮,那磅礴气势,翻江倒海,地动山摇,鼓血脉,荡魂魄,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西平大铜器”的类型多数为打击乐,极少数配备鼓吹乐。打击乐即前述纯粹配备为打击乐器者,鼓吹乐除配备打击乐外,还有两支大喇叭,只是这里的大喇叭都是平号(音低,只是相距五度的两个音),其旋律多随打击乐的“轰轰叉|叉轰轰|”而吹出“551|155”的旋律而已。
2、大铜器曲牌的类型与特点
大铜器表演形式分为民间舞蹈伴奏及单独演奏两种,曲牌之间由大鼓的鼓点衔接,因曲牌一般较短,所以表演时间可长可短,比较灵活。单独演奏往往在民间舞蹈表演之前,类似于戏剧演出之前的开台锣鼓。演奏中既有舞蹈动作,又有队形变换,现存《中国民族民间乐器集成·西平县卷》中的大铜器曲牌有149首,基本都属于传承曲牌。大铜器表演队常用的曲目有20首左右。一般有《麻雀闹竹园》、《老龙盘窝》、《狮子啃棍》、《咬子》、《别镲》、《老驴思驹》、《三起三落》、《五顶锤》、《凤凰展翅》等。这些传承曲目在演奏中,大都要进行舞蹈表演,藉以发挥大铜器独特的张扬优势,更为显赫地传情传神。表面上看“西平大铜器”的曲牌都属标题音乐,其实不然。如《老龙盘窝》、《狮子啃棍》、《猪八戒吃西瓜》等曲牌是运用音色、音量的对比及技术、技巧描写一定的意境情绪或故事情节,尚属标题音乐。而《大咬子》、《小咬子》、《十弯》、《七铙 》、《八铙》等曲牌名称则属结构性、篇幅性标题。
大铜器节律多变,演奏丰富,在149首曲牌中,属二拍子者仅37首,杂以一拍子、三拍子、四拍因素的占112首,这在戏曲音乐,弦索音乐等其它音乐形式中是罕见的。这种多变的风格是为了较好地服务于各种演奏情结的需要,由于韵律较少,即便不同的拍节在一首曲子里杂陈,但演奏起来照样流畅自如,和顺奔放。如曲目《迎新春》,多种拍节组合在一起:“轰 乙叉 叉 ︰‖轰 轰 轰|乙叉 乙叉 乙叉 叉︰‖轰叉 叉|轰叉 叉|轰叉 轰叉 轰叉 叉|”,这种不同拍节的配比,演奏起来能收到很好的层递效果。这也许还得益于大铜器是以铙、镲、鼓为主打乐器的,它们以各自不同音色、音韵服务于同一个表演曲目,这种错落有致的配比千姿百态,或时值的长短,或乐段的比对,或交错的击打,或击位的变异等等,就显得相得益彰,意兴纷呈。
如开场曲目《五顶锤》,在节奏上以明快的对比为主,显现气氛的激荡、激越和震撼,引人入胜。达达达达 咚|达达达达 咚|达达达达 咚|达达 咚达达 咚|达达达达 咚‖,镲的重叠连续击打,与铙的尾缀相映衬,干脆利落,强劲回荡。如果手法娴熟,还可在连续击打中加拍加花,使得节奏感更强更激越动听。《龙腾虎跃》则以浓烈雄浑的铙为主打,强打重击,跌宕起伏。与腾挪恣肆,交错奔跃的舞蹈动作相呼应。其主打节奏型为:轰轰 轰 |轰轰 轰|轰 轰轰 乙轰 轰|轰轰 叉 |轰轰 叉|轰叉 轰叉 轰叉 叉‖。而《猪八戒吃西瓜》的演奏,则运用了大铙技巧上“闷击”,即两扇乐器的一边不分开,另一边轻击,发出“扑、扑”的声音,形成了“扑叉 叉|扑叉 叉|扑叉 扑叉|扑叉 叉|”的节奏型,这与人们平时吃西瓜时发出的声音相吻合,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生动。与此同时,为了配合音乐节奏的特色变化,突出“扑叉 叉|扑叉 叉|扑叉 扑叉|扑叉 叉|”的场景效果,大鼓的演奏也停止擂击鼓面,而改用鼓槌轻轻敲击鼓的侧梆,发出清脆的“达达达达 达|达达达达 达|达达达达 达达|乙 达达”的声音,别有一番韵味萦萦绕的场景,收到了变化有致,动静结合,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
3、大铜器演奏表现的特点与技艺
大铜器集民间音乐和舞蹈于一体,击打的过程往往也是表演的过程,技巧的展示穿插其间,别有一番风采,令人赏心悦目。
其演奏方法,即把两扇铙或镲紧握在手(一手一扇),击奏时,镲可左右分开,合拢时即发出“叉”音。铙可在左右分开的同时又上下错开,合拢时可发出“轰”音。鼓、大锣、二锣、手镲、芒锣等可随铙音“轰”敲击,又可随“叉”敲击。大鼓加花最多,芒锣多奏节奏强音。大铙不可随“叉”音敲击,多处强拍强位。大镲可随铙音“轰”敲击,又可随镲“叉”音敲击。
其基本技巧有:撂铙镲、传铙镲、穴铙、闷击、单双对击、翻铙等。
(1)撂铙、镲。撂铙、镲在很多曲牌中均可使用,条件是乐
曲进行中执铙或镲者必须有一定的间歇时间来完成动作,巧于在一定时间内向上抛出2至4米不等的高度,接的稳妥且不影响下边乐曲的衔接。如曲目《孙悟空大闹天宫》中的“‖︰轰 轰轰 乙轰 轰︱叉 叉叉 乙叉 叉︰‖”,这轰击后的“︱叉 叉叉 乙叉 叉︰‖”是打镲的节奏,其间歇空档是留给打铙者抛铙的时间,第二个轰击后所有打铙者即同时把手中的一扇铙抛向天空,以示风云叱咤、大闹天宫的搏击场面。
(2)传铙、镲。传铙、传镲的动作也几乎不受任何曲牌的限制,只要有两拍左右的间隔,即可将两扇铙或镲合并起来,一块传给对方,并马上接着对方抛传过来的铙或镲。但必须是执同样乐器的两人相互对传,铙与镲不可对传。铙、镲在抛撂、传递的过程中,特别要掌握好铙、镲在空中的运行线路,必须相互错开一定间隔,以避免乐器在空中相撞。
(3)穴铙 。穴铙,即在两扇铙轻轻接触的同时两手交替旋
转,使之发出较长时间的“嗡”音,这种“嗡”音可以很好地强化乐音共振共鸣的场景效果,“轰叉 轰叉︱轰叉 轰︱叉 乙叉︱乙叉 叉|”中最后一个“轰”击后即可穴铙。
(4)闷击。闷击,即两扇乐器(铙或镲)的一边不分开,另一边轻击,仿佛动物的嘴巴张开后又闭上,如此反复,即可发“扑、扑”的声音。如曲目《猪八戒吃西瓜》中“扑叉叉︱扑叉叉︱扑叉扑叉︱扑叉叉︱”的击节,即为闷击。也有将乐器夹在两个膝盖中间或双腋下,只用铙、镲的一点轻击的,亦为闷击的一种方式。
(5)对击。对击是执同样乐器的演奏者在队形变化的基础上,用手中的一扇铙或镲去击打对方的一扇铙或镲,这样相互交错击打,营造出别开生面的演奏场景。
(6)翻铙。翻铙,即双手使双扇铙相击后,迅速张开,同时以手腕为圆心使铙向外翻转。如此反复,一如大铙在演奏者的手上绾花,是一种力与美的展现,增加很好的观赏效果。
除了表演的开场“闹台”和为“故事”(民间舞蹈的俗称)的伴奏外,“西平大铜器”演奏时一般要同时表演舞蹈,即执大铙、大镲者,要一边依照曲目击打出一定的韵律节奏,一边跳起既定的舞蹈,在舞动中变换队形,调度场面,可谓:载乐载舞,这是西平大铜器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一般来说,这些带有表演故事情节的曲目,所击打铙、镲的节奏相对较为舒缓,以便于完成各种表演动作。如曲目《抬花轿》,其基本节奏型为:“轰轰叉|轰轰叉|轰轰 乙轰 乙轰 叉|轰叉 轰 轰叉 轰|轰叉 轰叉 轰叉 轰 |”。演奏者利用站位的错落,大致形成一个花轿的形状,中间一位执镲者,头上搭一红盖头,妆扮成新媳妇。队形借鉴于戏剧舞台动作,执铙执镲者在击打“叉叉轰︱轰轰叉︱”节奏的同时,走一步,退一步,前后上下晃悠,做出抬轿、颠轿的各种动作。坐轿者(新媳妇)随着节奏变化而前合后仰或上下颠簸。音乐的节奏为舞蹈铺垫、烘托、营造欢娱的氛围。而舞蹈动作则张扬诠释着音乐的情绪,这种融溶贯通传递着一种质朴纯粹的和谐之美,是其它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无可替代,甚至于无可比拟的。因了是一种模拟,则显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因了音乐和舞蹈的粗犷豪放,然又不乏细致的抒情,则铿锵大韵的诉说形态,直抵情怀的深处。
大铜器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相沿传承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凝铸着劳动人民崇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结,展示着劳动人民灿烂的智慧和超凡的技艺。同时,也在一招一式、一呼一笑中透彻着粗犷的神态,诙谐的情趣。
大铜器的一些曲目中多有民俗风情的演绎,神话故事的勾勒,梦幻意境的阐释,自然生态的描摹等。曲目《猪八戒背媳妇》除了适应内容需要在击打节奏上有特殊变化外,演奏者的动作造型也有形象化的处理。击铙者在前,击镲者在后成两横排,击铙者充当猪八戒,击镲者充当猪八戒的媳妇,击铙者(即猪八戒)呈马步下蹲,随节奏左右摇摆向前挪动,时尔向左后上方或右后上方的击镲者(即媳妇)“暗送秋波”。而击镲者(即媳妇)则身体前俯在击铙者的后背上,与击铙者(即猪八戒)送来的“秋波”相呼应,一颦一笑,眉目传情,憨态可掬,另人忍俊不禁。曲目《猪八戒吃西瓜》的表演也非常的生动传神,击镲者充当猪八戒,在闷击铙发出“扑叉 叉|扑叉 叉|”的旋律伴奏下,把手执的镲分开来,各作为半块西瓜,低头趴在上面大口大口地啃吃,吃饱了把手中的镲举起来,作伸懒腰状。然后,还十分诙谐地把镲放在脸的旁边晃动,模仿用西瓜皮擦脸洗脸的情景。曲目《老龙盘窝》的演奏,由击铙者和击镲者在跑动中变换队形,击镲者在内圈形成一个小圆,击铙者在外圈形成一个大圆,分别以顺时针和反时针的方向旋转跑动。然后,互相变换方向跑动,长长的队形穿梭盘桓,仿佛一条游走的龙在营造自己的巢穴。曲目《鸳鸯戏水》的表演,则由击铙者的左腿和击镲者的右腿交错起来,把铙、镲举过头顶,同时斜侧身体,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在侧上侧下拉动铙、镲的过程中进行击打,营造出鸳鸯嬉戏、同舞同步的生存场景。
4、大铜器表演指挥的特点与技艺
大铜器指挥语言丰富独特,指挥者左手拿一小边鼓,右手拿鼓棍,曲牌开始前以鼓簧告诉大家演奏什么曲牌。曲牌进行时,一般以鼓面朝向执铙、执镲者,即令铙或镲演奏,曲牌结束时将鼓面贴胸前,鼓棍指地即为曲终。
为了和演奏队列有所区别,也为了突出统帅核心,指挥者一般在服饰的款式上及色调上要与众不同,有的画有脸谱呈小丑状,有的让很小的孩子指挥,有的让女性指挥,皆为突出特色,引人注目。指挥者出场时一般要有短小精悍的演艺技巧展示,闪亮状势。指挥者要根据乐曲内容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指挥语言,或左右腾挪,或前后翻滚,时缓时急,亦庄亦谐,无所不用其极。有时还展示前后空翻、前桥后桥等舞蹈的技巧性动作,以充分调动演奏者的情绪。指挥者既要有独特的动作语言、站位,又要与演奏队伍有机地融为一体。
大铜器演奏时的队形变换丰富多彩,指挥者要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如《抬花轿》的队形在变幻的过程中,指挥者有时会临时充当新媳妇的角色,站在花轿中间,借鉴于戏剧舞台动作,与铙、镲演奏者有机配合着表演。《二龙戏珠》是击铙与击镲者相同一字排开,指挥者居中,将手中边鼓舞动得上下翻飞,击铙击镲者则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老龙盘窝》多为击铙击镲者各为一同心圆圈,内外转换,或同向或反向旋转,指挥者则穿插跳跃。
大铜器的指挥者除了介入特定曲目的特定场景外,更多地则是在整个队伍中的穿插迂回,前后的照应,左右的统揽,或者是重要程序的提醒,或者是临时情态的顾盼。总之,灵巧矫健、曲目娴熟、胸有成竹、应变自如,是指挥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西平大铜器的价值与影响
历史价值:西平大铜器是集民间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而音乐舞蹈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和图腾崇拜。远古时期的西平是伏羲二代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是古房国的所在地和蚕神嫘祖故里——西陵国的所在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平大铜器以其不拘章法,浑然天成的表演形式,地动山摇、气吞山河的气势以及腾、挪、跳、跃的肢体语言和以龙、凤、狮等动物为表现内容,透露出远古人类生产劳动和图腾崇拜的信息,是考察远古社会人类生产、生活历史的标本。
学术价值:西平大铜器属隋唐燕乐遗音,传承久远,风格独特。在探讨大铜器历史时已涉及音乐史、乐器史、民族迁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同时对研究民俗学、社会学、民间舞蹈学等都有较珍贵的参考价值。而对狮子的欣赏和崇拜是佛教文化进中原、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西平卷》中收录的149首大铜器曲牌中,与狮子有关或属于描写狮子威风八面又讨人喜爱的形象的传统曲牌就有十多首。还有20余首描写龙凤图腾、龙凤呈祥的曲牌,劝善助人的《猪八戒背媳妇》、反映纯真爱情的《七仙女》、传扬不屈不挠精神的《哪吒闹海》等,这些曲目演奏时或震天动地或窃窃私语的音韵,或超迈恢宏或行云流水的节奏,无一不是勤劳勇敢、睿智幽默的炎黄子孙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反映与写照,是中原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社会价值:首先,凡是有大铜器表演队的村子,人们的精神风貌好,生活充实。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说大铜器表演的不是传统的舞台艺术,不需十年功,但若要每件乐器掌握娴熟,能拿得起放得下,不下一番功夫,而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凡参加大铜器表演者既要从事日常农活的劳作,又要忙里偷闲研习艺术,其生活状态积极充实,赌博、斗殴的现象自然要少。其次,凡是有大铜器表演队的村子社会关系,邻里关系相对和睦。因大铜器表演队伍负责人都是在民间艺术活动中自然形成或民主选出的,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些就是村组干部,能主持公道,协调方方面面。所以,处理起邻里矛盾及其他事务自然有威望,有办法。开展大铜器表演活动,受益着社会各个层面,表演者激情澎湃、大汗淋漓、陶然其间,是一种情感活动的释放和宣泄。观赏者欢声笑语、意兴盎然、心潮激荡。感染身心的艺术十分鲜活地传播着文化内在的社会信息,潜移默化着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情操和生存理念,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西平大铜器的保护
(一)成立民间大铜器协会、大铜器研究会,研究大铜器的内部管理、技艺和技法;研究大铜器优秀传统曲牌的表演形式、内容和大铜器的历史渊源与沿革等,建立各大铜器队及其演奏乐谱档案等。
(二)继续调查、收录、整理大铜器曲牌,编辑大铜器曲牌第二卷、第三卷,以使大铜器传统曲牌得以保存延续。
(三)对大铜器传承人和传承技艺进行保护,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恢复和组建由村委、街道和居民自发组成的大铜器表演队;组织举办大铜器培训班,请大铜器传承老艺人亲自传教;开展大铜器竞技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由政府通过不通的形式给民间大铜器表演班队适当的经费支持。
(五设立民间大铜器保护发展基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捐赠。使大铜器这一传统技艺得以继承,使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表演艺术之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西平大铜器传承人赵尊奎,1919年出生,河南省西平县杨庄乡仪封镇人,兄弟三人排行老二。他从小酷爱艺术,14岁(1933年)从师于赵运峰学打边鼓(即大铜器乐队指挥),学习的曲牌有《抬花轿》、《老龙盘窝》、《猪八戒啃西瓜》、《孙悟空大闹天空》等40多首曲目。16岁(1935年)师从赵尊吾、刘毛、高茂松学打大铜器,学会了撂铙、撂镲、闷铙、闷镲、旋铙、翻铙、传铙、传镲等技巧。1950年报考郑州师范,因其独特的大铜器技巧和文艺特长被该校破格录取。1954年回到仪封至今,一直从事大铜器技艺的继承和传授活动,培养了夏金贵、黄申、刘全等一大批传人。在周边乡镇及遂平、舞阳、漯河都有一定的影响。2006年7月,赵尊奎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命名为“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五、西平大铜器的开发利用
西平大铜器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曲牌丰富,演奏技巧多样,指挥语言独特,舞蹈表现力强,曲目的节奏变化多样,乐器的音色、音量对比明显,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采用恰当的方式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发展它,开发利用它,以充分体现大铜器的价值,变潜在资源为可利用资源,由民间自发的娱乐型向有组织、有创新、有发展的有偿服务型转变。
扩大大铜器队伍及规模,重点培养一批主导力量,把村级和乡级的有生力量组织起来进行统一指导,统一培训,采用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办法,形成一个大铜器产业群,向社会提供不同形式的舞台型、广场型等大、中、小型大铜器表演队伍。由县文化局组建大铜器表演队,培养骨干力量,然后号召县直有关单位组建相应的队伍。以传统技术和现代节律相结合,重新创编出一套富于民族特色的演奏技法,统一指挥、统一打法、统一队形、统一服饰、统一旗号,形成一定的规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机动灵活,充分展示民族民间大铜器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成立民间大铜器协会和大铜器服务总公司,专门承接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大型节庆、开业、奠基、庆典等宣传活动的演奏,创出品牌,名扬中外。
在继承传统曲牌、传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不断改良、不断创新,采用不同手法,打造出顺应市场需求、富于时代气息的既传统又现代,既有广泛性又有艺术性,既有表演性又有观赏性,独具特色的一整套西平大铜器艺术品牌,赋予大铜器新的生命力,使其发挥社会的、经济的双重作用。
以企业为依托发展大铜器产业,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近年来,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参数,西平大铜器是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推广、企业庆典活动等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展示形式。依靠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做后盾,真正做到文化为经济服务,经济促文化发展,使西平大铜器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瑰宝得以有效的利用和开发。
六、西平大铜器的品牌效应
“西平大铜器”节奏明快,音韵铿锵,撼天动地,振奋情怀。它音乐形象生动,集民间音乐和舞蹈于一体,是我国民族民间一枝绚烂的艺术奇葩。
1998年和2001年,西平县权寨镇、杨庄乡先后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大铜器艺术之乡”。
2007年2月,“西平大铜器”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西平大铜器”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
近年来,“西平大铜器”已相继参加了全国东西部合作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及文艺晚会展演;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和“激情广场”专题节目展演;春满商都——河南民俗荟萃,河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汇展;河南省农民运动会开幕式文艺展演。
西平铜器乐万家,神州大地一支花。2008年月11月,“西平大铜器”表演队代表河南赴苏州参加了国家文化部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讴歌农村新发展,展示农民新风采,开创和谐新境界为主题的“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荣获最高奖——“金穗杯”奖。这是河南省代表团七个参赛节目中,唯一的金奖,也是西平乃到驻马店改革开放以来,参加全国文艺顶级汇演在大项目中获得的最高成就,为河南人民赢得了荣耀。
2009年1月受邀参加省文化厅举办“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演出;2010年3月受邀参加中原古韵——河南(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0年6月大铜器、大喇叭、唢呐受邀联合参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综艺晚会“山海相约·2010”开场和压场演出;2010年9月在河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金奖;2011年3月受邀参加中原古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1年9月5日,参加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联通杯”全市民间艺术表演赛荣获一等奖。
2014年4月12日,筹备三年之久的“西平大铜器协会”成立,吸纳全县各乡镇500多名会员入会;9月6日,组织我县大铜器表演队到南阳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获得银奖;9月26-28日,文化馆组织带领芦庙乡高槐树村大铜器表演队到陕西韩城参加“司马迁杯全国锣鼓大赛”,获得优胜奖;10月,到开封参加“全国恳亲大会暨开封菊花展”开幕式,获得银奖。
腾挪跌宕,铿锵激越。作为千古传承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西平大铜器”以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精神涵蕴,光耀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音韵和形态的统一,力量与节奏的凝铸,岁月烟云,不掩它峥嵘叱咤的沧桑;历史风雨,不蚀它腾挪恣肆的辉光。
从镇宅贺岁,到娱乐闹年,当人们把风调雨顺的祈愿、五谷丰登的祝福、愉悦祥瑞的憧憬溶注这一声声的铿锵,一回回的抖擞,历史便赋予了这艺术的灵韵更多情感的蕴蓄,责任的担当。高天厚土,我们以物质的禀赋为它传承;盛世华章,我们以精神的韵致为它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