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 推动生猪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 西平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1-01-04 浏览次数:

  实行提档升级,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逐步构建起了生产高效、产销协调、环境优良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坚持规模化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小散户“三退三进”。同时科学指导现有规模养殖场加快标准化改造升级,规范生产行为,有序补栏,扩大生产。培育指导丰源牧业、西平牧原、裕嘉农业、奥峰农牧等一批现代龙头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扩大产能,做大做强生猪产业。2019年以来新建成年出栏5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5个,正在建设的年出栏5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3个。二是加快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大型企业建设屠宰加工厂,推进生猪就近屠宰,加快推动由“运猪”向“运肉”转变。鼓励现有的源康食品、锦华肉制品、双通肉制品等加工企业增加冷藏储运设施,加快企业改造升级,完善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实现“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三是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384个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引进第三方建设的县级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全县范围内中小型养殖场户粪污全收集、全处理。

  强化政策保障,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切实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落实生猪养殖企业临时贷款贴息、保障养殖用地等优惠政策措施,尽最大努力为种猪繁育和生猪生产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一是严格养殖用地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对依法依规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猪场,合理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严格执行“生猪产业发展用地属于农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等政策,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要。二是及时划分调整禁养区。制定出台《西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调整方案的通知》,依法对全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重新划定,取消超过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划定的禁养区域。禁养区面积由原来的116.32平方公里调减到59平方公里,调减67.32平方公里,为生猪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落实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用足用好生猪调出大县资金,落实好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政策,扩大保险规模,降低养殖风险。协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养殖企业提供便利高效的信贷和担保服务。2018年共无害化病死猪26.75万头,2019年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4.91万头,2020年已无害化处理病死猪9.4万头,全部纳入保险范围。

  紧抓疫情防控,助力生猪复养增养

  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生猪稳产保供双胜利。一是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和部门联防联控的责任,严格落实“五控一隔离”措施,切实做到严把“五个关口”,全面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引导养殖场户改善防疫条件,落实防控措施,指导种猪场、大型养殖场建设洗消中心,新建洗消中心3个,提高安全防控水平。二是严格排查监测。做好规模养殖场户疫情排查,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加强规模养殖场区的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分析,及时指导养殖场搞好免疫工作有效防止疫病发生和蔓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猪等不法行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年共监测规模养殖场450余场次,监测样品2200余份。三是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完善县级动物疫控中心化验室建设,建有接样室、采样室、处理室、血清学实验室、PCR分子生物实验室、细菌学实验室、生理生化室等十几个功能室,2020年9月经省、市业务部门验收达到二级生物实验室的标准,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检验化验和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疫情处置与评估,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截止11月19日,已检测非洲猪瘟9699份。截止目前,全县生猪产能得到较大恢复,初步估计存栏量达80万头,比去年底增长近20万头。预计年底生猪存栏将突破90万头,出栏超过100万头,产能恢复到往年水平。

 
西平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1167
政府办联系电话:0396-6222812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396-6229869
邮编:463900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27 11: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