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烂漫处 绿色满西平 ──西平县致力创森构筑绿色梦想纪实
来源: 时间: 2018-04-03 浏览次数:

  漫步在西平“两河”沿岸,两侧绿树如盖,海棠花、灌木和绿色立体景观相映成趣,苑如置身于一条鸟语花香的生态花海长廊。

  疾驰在107国道、京港澳高速等西平段,映入眼帘的是宛如巨龙的绿树林带,让旅人一路清新心情舒畅留下美好印象。

  留连乡间,从中心城区到邻效僻壤,从深山寂岭到平畴沃野,处处树木葱茏,花果飘香,醉人的浓绿汇聚成一曲曲乐章……

  走进今日西平,扑面而来的是繁花和新绿。

  2015年10月全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西平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大力植树播绿。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创森资金18亿元,新增乡级以上廊道绿化2.2万余亩,提升省级以上廊道绿化1.2万余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43万余亩,完成义务植树326万株,共栽植各类树木3600万株。目前,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带动下,西平正以更加生机勃发的全新形象,创造着更加绿色宜居的未来。

  guols180414.jpg

  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中)、县长李全喜(前排左一)等四个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创森工作,多次组织观摩检查。

  领导重视,大员上阵引领绿色梦想

  国家森林城市,是近年来在国家层面上设定的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生态文明和生态建设综合发展水平的一块“金字招牌”。而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创森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西平,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更是建设‘四个西平’,打造西平发展‘升级版’的关键要素。”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强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创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绿化”到“生态化”,西平渴望通过创森迈上新高度。为此,西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植树造林和创森工作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检验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对创森工作的领导。

  该县成立了创森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任政委、指挥长,统一协调全县的创森工作。县、乡两级还分别成立了林业生产和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创森和植树造林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去年12月全市创森攻坚推进会召开后,西平县连续召开了15次由县四个班子领导、各乡镇党政正职、县直各单位一把手参加的高规格创森推进会,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创森工作进行安排,制定责任清单。同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县乡创森指挥部和创森办公室人员,增强了战斗力。

  今年春节过后,该县又接连召开创森推进会和观摩会,根据观摩情况评比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进行了奖惩。

  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为西平创森活动注入了“强心剂”,全县各级各部门鼓干劲、出实招、动真格,在制定创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各创建责任单位与县政府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将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县委、县政府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超前规划,精准发力勾勒绿色蓝图

  “要把创森工作与百城建设提质、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超前规划,统筹推进,融合发展。”西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全喜作出了明确指示。

  结合实际,西平县提出了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要达32%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要达24平方米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要提升到95%以上的创森目标。

  为实现上述创森目标,西平县精准发力,构勒出了一张重点实施的绿色蓝图——

  推进城区绿化工程。坚持乔灌结合、彩绿结合的原则,加快森林进城、森林围城。重点抓好嫘祖海棠园、嫘祖植物园、嫘祖湿地公园、南城河改造和南城河公园的绿化美化,合理配置树木、花草品种,形成一街一品、一路一貌的道路绿化特色。

  推进廊道绿化工程。突出廊道绿化这个重点,抓好107国道、345国道、石武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等通道绿化提升。把硬化路面宽度6米以上道路定为县乡公路,完成县乡廊道两侧10米以上林木通道绿化,使道路绿化相联结,营造多树种、多层次、高品位的生态廊道。

  推进水系绿化工程。全面实施“三河”治理,修复城区水系生态,沿岸建设柏国文化园、铸剑文化园、法家文化园等7大主题游园,打造花海新城优美生态环境。对县域内柳叶河、洪澍河、淤泥河等水系堤岸进行整治绿化,目前已绿化水岸1.4万亩。

  推进农田绿化工程。破解农田林网这个难点,坚持统筹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高大乔木和优良乡土树种为主,按照“一路两沟四行树”标准,不栽单行树,沟坡要栽树,应栽尽栽,不留空档和死角,高标准完善农田林网。

  推进乡村绿化工程。把创森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村庄绿化亮点,把2017年21个脱贫村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突出围村片林、小游园、坑塘治理,推进内部园林化、外部森林化,带动全县村庄绿化,构建了“绿树村边合”的乡村田园风光,让群众尽享生态建设成果。

  强力推进,众志成城延伸绿色触角

  蓝图绘就,打好创森决胜战,就要加快绘制“施工图”、创新驱动“新理念”、精准倒排“时间表”,并肩聚力“过险滩”。

  该县创新绿化理念,在城区绿化美化上,根据地势和周边建筑等情况,灵活多样植树造景;在农田林网建设上,做到应栽尽栽,不留空档,并利用路沟、沟坡植树种花,扩大绿化面积。同时,改变以往只种树的观念,提出了植树、栽花、种草立体化绿化、美化、彩化新理念,乔灌结合、彩绿结合、落叶与常青结合、种树与栽花结合、种花与植草结合,着力打造西平绿化升级版。

  该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市创森办要求,把创森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精准扶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不但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开展,也加快了创森工作进度,提升了创森水平。2017年,西平县有2个村分别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和全国生态文明村,21个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为保证资金投入,西平县财政及时投入创森资金2.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造林用地土地流转和造林工作对资金的需求。县林业建设开发公司与专业绿化公司合作运营,积极为通道绿化建设开展融资活动,及时解决了造林资金不足的难题,确保了创森资金的投入。

  领导重视、部门尽责、全民参与,西平县创森纲举目张、众志成城。该县建立了20多个义务植树基地,每年植树节,县四个班子领导都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县工会、共青团、妇联会、工商联、教育、卫生等系统也积极行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建设“青年林”、“三八林”、“企业林”、“光明林”等义务植树园区。同时,该县倡导各界人士认养、认管树木,形成了人人关注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的工作格局。

  为强化林木管护能力,该县实行县、乡、村三级负责管护制度,县级由县森林公安局具体负责;乡级成立乡镇林管站,并要求有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林木管护工作;村级层面,要求村两委干部中指定一名专职负责林木管护。同时,利用公益岗位,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选取3人~5人,成立护林队伍,村民小组的组长为本组林木管护责任人,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为加大宣传力度,该县组织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编制了创森宣传方案,利用电台、电视台、短信、微信、标语、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宣传发动。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创森宣传月、宣传周、万人签名、创森讲座和创森知识进校园等活动,提高了群众对创森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西平县林业局局长李松林说,通过创森活动的推动,目前,西平县的各条道路变成了林荫长廊、小区变成了园林庭院、臭水沟变成了生态公园、山沟变成了森林氧吧、农村变成了美丽家园,展现出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乡新面貌。

  强化督导,严格奖惩构筑绿色屏障

  西平县的创森工作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市委书记陈星、市长朱是西多次对西平创森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市直相关部门特别是林业部门更是频临西平,对西平创森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按照要求,西平县把创森工作作为书记工程,县委书记和县长不但是创森指挥部政委和指挥长,还是总督导组组长。县创森指挥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20个专门督导组、1个技术督导组和3个巡回督导组、6个县级领导分区交替督导组,不间断进行督导检查,掌握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在加强督导的同时,西平县参照市奖惩办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西平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奖惩办法》,定期观摩考评,严格兑现奖惩。今年春节后,西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相关局委主要负责人对全县创森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根据各乡镇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对评为第一名的乡镇奖励50万元,对第二名至第七名的乡镇分别奖励40万元,对第八位至十九位的乡镇分别奖励30万元,对排序末位的给予通报批评。

  在近日召开的全县创森推进会上,西平县委、县政府领导明确表态:“创森工作结束时,对工作成绩突出,评比排序第一名的乡镇奖励100万元,对排序末位的乡镇,罚款50万元,并免去乡镇党委书记的职务。”

  严格的督导和奖惩,有效地调动了各乡镇、街道的创森积极性,全县创森和植树造林工作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至目前,全县已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创森任务,名次指标已进入全市先进位次。

  几年创森,收获满满。2015年以来,西平县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驻马店市创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行走西平,一路花开;统筹城乡,绿溢四季。今天,通过创森,西平已呈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一座秀美宜居的绿色之城正在嫘祖故里和润增彩、强势崛起!

西平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1167
政府办联系电话:0396-6222812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396-6229869
邮编:463900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27 11: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