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西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双重考验,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全方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据统计,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92.1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居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比24.0:34.6:41.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居全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居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13.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0.5亿元,同比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222.2亿元,同比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75元,同比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9元,同比增长6.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其他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稳健。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县粮食总产113.5万吨,被定为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县,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畜牧工作稳步推进,西平牧原、丰源和普等企业规模壮大,驻马店优然牧业年存栏2.4万头奶牛产业园项目基本完工,可兰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4600头肉牛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特色优质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种植面积17.4万亩,产量达57.2万吨。与广东省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引进加州鲈种鱼进行繁育,鲈鱼养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54家、示范家庭农场11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快速发展,全县农机(不含农用运输机械)总动力达到128.7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61%。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7.7亿元,同比增长29.6%。工业项目加快实施,智尚工园二期、畜牧机械供应链产业园均已完工;凯银电力通讯、畜牧机械配套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3个,“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逐步呈现。聚焦工业强县目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金凤牧业成功申报国际级绿色工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通过评价43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建成省级研发中心2个、市级研发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3个;鼎力人防、恒瑞高温、贝森环保、凯威钢构等7家企业已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保有量13家,居全市第1。
第三产业健康发展。落实消费需求激活扩张行动,培育消费热点,鼓励电商企业开展线上促销,全年实现网上交易额38.8亿元。开展“美丽西平·遇建有礼”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筹措100万专项财政资金,建行匹配资金230万元,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注入动力。全年新增贷款余额32.7亿元,新增贷款存贷比72.3%,均居全市第1。推行“西酒振兴”,原酒产量3100吨,同比增长25%;销售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4%。嫘祖文化苑和棠河酒业创3A景区工作持续推进,西平不夜城、房车花园等项目正在按时序推进,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全力加速度稳投资,有效需求持续释放。
项目建设支撑有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全县共上报省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105亿元,市重点项目94个,总投资824.08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三个一批”项目经转化和新申报为第六期在库项目总计29个,总投资214.5亿元,取得全市第二季度观摩活动第1名、全市第三季度综合考评第1名、第四季度观摩活动第二名的好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8个,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1414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5个,发行债券资金78900万元;申报2023年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63个,总投资228.4亿元,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项目19个,拟申请专项债券资金25.62亿元。
招商引资冲锋有力。结合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建立“2+20+N”的招商工作机制,聘任20名重点企业家为“招商大使”,实施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服务,夯实保障措施,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共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360.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316.8亿元,非工业项目4个,总投资44亿元。
营商环境提升有力。我县在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19名,比上年上升24个名次,居全市第3名。出台《2022年西平县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对各指标政务的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所需费用等进一步细化量化,有力提升我县营商环境总体水平。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显著,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分类“一窗受理”率达到100%,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达到96.09%,“一次办”“零跑动”事项占比均达到100%,“马上办”事项占比达96.78%。宣传推广“咱的驻马店”APP、河南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实现“掌上办”“移动办”。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扩充包联企业库至407家,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
(三)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宜居水平日益提高。
城镇建设有速度。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实施规划二路(紫荆路—规划三路)、规划三路(规划二路—滨河西路)、平安大道(凤鸣路—恒发大道)打通断头路工程,实施南大街、龙泉大道东段、交通路南段雨污分流项目。推进水系治理工作,实施幸福渠子项目上半段(滨河路至柏苑大道段)和南水北调供水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创建3个绿色社区(南关社区、建设路社区、北关社区),完成年度目标。住房保障水平有所提升,东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18栋安置房已达到交房条件,小田庄棚改项目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23个老旧小区项目正在推进;化解问题楼盘,加速推进“保交楼”,处置化解完成68个问题楼盘项目,解决群众办证难、住房难问题。加大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完成城区市政道路、桥梁、无障碍设施、排水管网等公用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塔东路等路段老旧供水管网升级改造,维修窨井盖、雨水蓖20处,无障碍停车位改造14个。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继续落实推进垃圾分类、城区环境整治、规范市容市貌、文明交通劝导等方面工作。
乡村振兴有力度。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从教育、健康、住房政策等方面进行持续帮扶,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7116万元,支持实施各类项目2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共完善提升30个“四美乡村”示范村,18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建成文化活动广场游园316个,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优美环境。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1.3万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农村公路42.07公里,桥梁2座,农村公路灾毁重建公路项目3个18.233公里,桥梁6座。
生态建设有高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提升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天数75天;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国控杨庄断面、市控五沟营断面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污染地块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完成6个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四)全力惠民生增福祉,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健全民生兜底保障。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9.22亿元;工伤保险支付各项待遇89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等各项补贴502.67万元。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等各类补贴和保障金1.24亿元。推行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605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500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笔,金额7745万元,直接扶持创业人员3588人,带动1254人实现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开展职业及技能提升行动,拨付补贴性培训资金338.1万元。均衡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水平持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取得新进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12%,第四幼儿园被确定为市第一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施西平高中和杨庄高中新建改扩建运动场、改扩建校舍项目,并新建图书楼、实验楼、教学楼、学生餐厅各1栋。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完成2000余名在校学生和社会劳动力等级培训工作,1161名学生到县职教中心报到就读,超额完成春季招生任务。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完成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5%的目标占比。卫生健康持续提升。推进县级医院提质升级,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已基本竣工,县妇幼保健院一期门诊医技楼项目主体已完工;县第二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含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正在按期推进;县中医院先后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联合开展两院一科建设项目,郑大五附院西平分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豫南(西平)分院正式挂牌成立。推动基层卫生达标提质,17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已全部达标(其中嫘祖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乡镇卫生院人才周转房项目已竣工40套。县人民医院通过市专家组三级综合医院现场审验,医疗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持续完善“一老一小”、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超额完成“两筛”“两癌”任务。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县图书馆被认定为全国一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文化馆标准;21个综合性文化中心全部按标准建成;287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及广场舞台。完成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常湾南岗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编制董桥遗址安防工程和保护中心整体布展陈列大纲;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项目18个,县级非遗项目25个,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居全市第一。县图书馆协助建设了17个乡镇图书室、3个街道社区图书室,实现了县图书馆、乡镇和村级图书室全覆盖。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创作大型现代戏《金凤归来》,获得“2022年河南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优化基层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推动群众诉求服务落地见效。宗教、人防、妇女、儿童、残疾人、未成年人保护、禁毒等事项取得新成效。
总的来看,2022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受住了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成绩来之不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小,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保障受制约;三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些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有难度;四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仍有一定差距,民生短板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特殊而重大。2023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实现以上预期目标,2023年我县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带动,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强化农业产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21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96万吨以上。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7万亩任务高质量完工。以“西平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抓好高产创建,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打造西平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以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扩大养殖总量,提高畜禽产品质量。聘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担任“西平县发展顾问”,指导水产工作,促进现代渔业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稳住工业大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提升针织服装产业链协同水平,对接优质资源,全面启动云蝠生产基地二期建设,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洽谈招引纺织面料企业江苏金辰纺织科技、浙江华孚集团,争取印染指标,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招引正泰集团、天一精密、振野集蛋设备、德力西电气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畜牧机械供应链产业园,打造国内最大的畜禽养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户外家具供应链生产基地,积极引进户外家具、多功能面料、管材、铝合金型材等配套供应链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链与政策链、创新链、要素链、营商链、责任链深度融合,支持产业链供应链本地配套,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依托全省唯一输变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鼎力杆塔、华鼎电气、凯威钢构、中兴智诚等企业,与北京德威特和黄淮学院合作研发云配电和智慧照明系统;以新基建为引领,加大中兴集团、中电建、中移动等公司合作,推动中兴智城5G智慧杆塔生产项目建设。做优做强园区平台,明确产业定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发展体系,积极打造智尚工园二期、智能针织产业园、畜牧机械装备供应链产业园、5G智慧杆塔高新技术产业园、包装材料产业园等品牌园区,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7家以上;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优化现代服务业。着重完善城乡商贸流通基础建设、电子认证与支付及安全保障等电商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电商发展。推进西平县农商智慧城建设项目,打造为农产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线上销售与线下经营相结合的现代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做好金融保障工作,全年完成新增贷款22亿元,贷存比达到60%以上。整合利用好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培育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田园综合体;持续打造“嫘祖故里”和“花海文旅新城”两大品牌,加大棠溪冶铁炉、冶炉城、董桥新石器等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实施中原花海不夜城、房车花园等文旅融合项目,打造文旅新模式。继续实施白酒振兴工程,年产量争取达到4000吨以上,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
(二)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力争在有效投资上实现新增长。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效率至上”发展理念,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要求,综合运用集中开工、每月调度、绩效考核等有效举措,全力推进我县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汝河水系连通、包装产业园、电气装备产业园、乡村振兴农牧机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抓好争资争项。紧盯国家、省市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重点关注国务院发布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19项稳经济接续政策,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水利、交通、能源、新基建、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全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谋划上报2023年中央预算内项目43个,总投资12.85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7.55亿元。谋划上报2023年第二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项目47个,总投资135.3414亿元,已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审核项目36个,拟申请专项债券金额9.98亿元。三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紧扣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包装材料等主导产业链集聚发展,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谋划一批好项目,引进一批大项目。通过以商招商、第三方招商、小分队招商等,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力争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6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四是着力抓好承载平台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为引领,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加强路网、管网、通讯、供热等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加快智尚工园、畜牧机械产业园、机械设备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智能针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增强项目承载能力。五是着力抓好营商环境优化。紧盯“前台窗口业务受理、网上办理准确高效、后台业务即时联动、疑难问题快速解决”这一目标,确保“首问负责”、“一厅联办”、“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落实到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诚信建设,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信用修复、联合奖惩等工作,加强诚信教育宣传,努力建设审批更快、流程更简、监管更准、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三)多措并举抓好城乡建设,力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展现新面貌。
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一张蓝图统筹全县空间布局。完善路网和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实施规划二路、规划三路、平安大道、文化路(健康路-西平大道)、解放北路(解放路北段-洪河东路)、未来大道(凤鸣路-未来大桥)道路工程,龙泉大道东段、交通路南段道路提升、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完成幸福渠子项目下半段(柏苑大道至凤林路段)工程并投入使用。持续抓牢增绿补绿等工作,做好凤鸣路北段、紫荆路中段绿化工程建设及产业集聚区路网绿化升级改造;完成城区12个街头游园提升改造,新建“口袋”公园2个,全力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继续推进柏城商场片区、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善住房条件。做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作,推进实施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围绕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创建要求,紧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聚焦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垃圾分类等难点问题,不漏死角治“脏”,坚持不懈治“乱”。
推进乡村振兴。开展17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95个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千万工程”、“四美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农房改善和危房改造工程进度,确保年度改善任务按时序完成。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与监督,运用好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和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建立“村集体+农户+企业”双绑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积极深化各项农村改革,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筑牢生态屏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强化固废危废环境监管。加强扬尘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管控,补齐城区污水管网联接短板,强化对企业污染防治的监管,探索农村污水治理、农药化肥污染、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等农村环境治理新方法。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推进生态廊道、农田林网、乡村绿化建设,确保完成植树造林2500亩,林木绿化率达到35.8%。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统筹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的“减法”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加法”。
(四)多方联动抓好民生保障,力争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取得新成绩。
一是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推进稳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帮扶措施,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5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是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深入推进“教育振兴”工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所、义务教育学校8所、普通高中1所,新增学位7860个;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8所,新增学位8000个;加快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建设;开展健康西平行动,做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和妇幼健康工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持续推进民生实事任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快“两场三馆”建设步伐,升级农村健身设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文艺表演、体育赛事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
三是加强基层治理精细化。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金融、地产、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好风险底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扎实做好信访矛盾调处化解、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深入实施“八五”普法,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隐患排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助推平安西平、法治西平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指导监督,积极听取人民政协意见建议,立足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锐意进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